一份覆盖10大领域的守信激励红名单和失信受惩黑名单,7月18日在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发布。我国希望借助这份“红黑名单”为构建“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中国探路。
“红黑名单”构建联合奖惩大格局
这份名单囊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10个重要领域,包括虚假大学名单、反炒信黑名单、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黑名单、安全生产领域失信主体名单等。
其中涉及税收的领域收录了3335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信息与644480条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名单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则发布了558万条“老赖”名单信息。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一年来,相关部门紧紧围绕指导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明确要求,在多个重点领域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信用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一个个“信息孤岛”就会成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绊脚石。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则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奖惩联动。
奖惩机制正导入所有重点领域
截至目前,60多个部门已经联合签署联合激励、联合惩戒备忘录25个,制定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初步建立起“发起—响应—反馈”机制,实现备忘录对重点领域全覆盖。
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方面,截至2017年6月,限制73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276万人次购买列车软卧、高铁、其他动车组一等座以上车票。84万名失信被执行人因此主动履行义务。截至2017年5月,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近80万余笔,涉及资金84亿余元。
“随着联合奖惩备忘录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连维良说。
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中心主任吴晶妹教授认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已经落到具体的人与事上,逐渐形成城市信用规则体系,为城市信用环境与秩序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已来,信用将成就一座城市
城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关键、最核心、最有效的推动主体。一个较为广泛的共识是,在悄然到来的信用经济社会,社会资源配置正逐步以信用资本而非实物资本为标准,“红黑名单”的发布则将有效助推城市信用的透明化。
2015年和2016年,全国43个城市先后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探索创新、率先破冰。
信用城市到底应该长什么样?作为全国首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浙江省杭州市正倡导信用生活的新体验,在城市的众多场景中体现信用的价值。无现金出行、免押金租借共享单车、先诊疗后付款,甚至于能否在杭州落户都与守法诚信息息相关。
“城市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城市信用建设的丰硕成果将对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产生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周宗敏在论坛上表示,作为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中唯一的媒体单位,新华社将依托国家通讯社强大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切实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