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信用监管成为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必答题。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经营主体信用合规管理为突破口,推动监管模式从末端堵漏向源头治理跃升,助力经营主体长远发展。
一、政策筑基,突破“不会合规”能力瓶颈
立足企业视角编制《南京市经营主体信用合规管理指南》,围绕信用合规“是什么、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四大核心,细化市场准入退出、法人治理、市场交易等12个重点领域,拆解风险识别、预警处置、评估改进等7个实操步骤,配套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企业按图索骥即可落地操作。联合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制定广告、电子商务平台行业信用合规管理团体标准,覆盖“事前风险识别、事中过程管控、事后信用修复”各环节,推动合规要求从“政府规定”转化为“行业共识”,促进行业自律发展。建设实体化信用合规培训中心,设置政策解读、案例展示、场景模拟等板块,打造“学、练、用”一体实战实训基地。
二、精准破题,形成“竞相合规”良好氛围
以“通用+专业”融合应用模式提升信用合规管理质效,聚焦汽车销售服务、集成电路、电商平台、广告、数控机床等5个产业率先破题,根据行业特点建立专属信用风险库,系统梳理近300项常见失信风险点,“一业一策”定制合规指导建议。建立“培育库+标杆库”双层培育机制,遴选50家代表性企业纳入培育库,指导企业建立信用合规内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年底前将提炼形成20个信用合规实践案例,可供借鉴推广。筹备组建南京市信用合规企业联盟,带动更多企业主动合规、诚信经营。
三、服务升级,激发“我要合规”内生动力
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在园区、商圈布局16个信用合规服务站,提供“风险预警—合规体检—修复指导”全链式服务,玄武区星河信用合规工场、六合区中福信用小站已成为企业身边的“信用管家”。推出“宁聚信用•合规码”,企业扫码即可了解信用合规要点,获取指导建议。创新“AI+信用合规”模式,研发人工智能专属模型,整合70余部法律法规,结构化处理200余万字规范性文件,实现政策精准直达、互动问答、风险提示等智能服务。
南京市经营主体信用合规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开展“信用大讲堂”“行业实训营”“合规问诊日”等活动23场次,覆盖经营主体1673户。向存在经营异常、长期停业、公示信息偏差等失信风险的企业发送预警信息近1300条,及时提醒纠偏。16个服务站累计为1500余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政策智能匹配推送1.1万次,解答咨询3800余条。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完成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8600余件,129条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同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