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1+3+N”工作体系释放信用数据红利
发布时间: 2023-12-19

  社会信用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一,而信用数据是信用建设的重要基础与核心要素。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信用数据要素应用工作,以“聚数”“治数”“用数”等具体行动释放了信用数据红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据介绍,烟台市结合本地实际,谋划构建了“1+3+N”工作体系,“1”是以信用数据要素价值化为主线,“3”是推动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本化三个重点,着力开展“聚数”“治数”“用数”等N项行动。

  在信用数据资源化方面,烟台从数据归集和治理入手,全面开展“聚数”行动。2021年将数据归集工作纳入《烟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了《烟台市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单”》《烟台市金融贷款数据需求目录》,坚持数据报送常态化机制。同时抢抓机遇,不断丰富数据资源,比如积极申报省市平台一体化试点,争取山东省下放全省数据资源。

  在数据资产化方面,从数据应用入手,不断推动“信用变现”。烟台市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发挥信用赋能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连续两年免费为285家外贸企业出具“中英文对照版信用报告”,为企业健康顺利走出去提供坚实后盾。同时,聚焦职工信用管理、生产经营信用管理、财务风险信用管理、社会责任履行管理四个方面,分行业分领域培育企业信用管理典范。

  在信用数据资本化方面,从数据挖掘和流通入手,实现信用数据“赋能增值”。烟台市深挖信用数据作用,统筹协调辖区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资源,尝试将信用与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国家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等深度结合,为145个科技型企业和项目申请融资。烟台市大数据部门在山东全省布局下,与济南、德州、泰安等地通过“省市共建、全省协同”的模式,探索建设区域数据交易市场,信用数据将逐步实现资本化。

  据悉,“1+3+N”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果,烟台的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明显提高,依托烟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这个“总枢纽”,归集覆盖烟台市106万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近10亿条。同时政府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地见效,相关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在此基础上,信用要素价值在烟台不断释放,搭建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314家,发布金融产品505个,完成融资授信327亿元,为烟台市中小微企业赋能增信。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 邮编:223001 联系电话:0517-83605053(信息公开)
网站建设维护:0517-89890702 网站标识码:3208000060 备案序号:苏ICP备202413097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