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长,已屠宰完毕,正消毒灭菌清场。”2月4日,接到拾分味道总经理张炳良电话,淮安市盱眙县工信局运行科张尧科长再三叮嘱:“必须过细过实,确保万无一失!”“一切按规矩办!”张炳良说,“72名生产工人我们还会一天3次跟踪测量体温。”
盱眙县相关部门通过网络联动协作并经上级特许,为拾分味道企业争取到宝贵的复工36个小时的时间,宰杀360头猪,确保市民买肉不愁。不足20小时完成指定屠宰任务,该企业立即停止生产。该县主要负责人说,他们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的同时千方百计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等民生供应,只有菜篮子满当当,老百姓才不会慌。
拾分味道的“短暂”复工只是一个缩影。近日开始,盱眙周密研究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并以县政府名义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来督导、评估、验收。县工信局迅速统计企业复工复产后需要的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数量。
2月5日晚,为迎接企业复工复产准备的16万只口罩运达盱眙;2月7日,首批采购的168只测温仪从深圳厂家发货。其实, 早在2月2日,温氏牧业等7家企业初步验收合格。截至2月7日,验收合格的10家企业,仅安排222名员工投入“隔离式”生产,开启24小时全天候不得离开各自厂区的战“疫”复工模式。
盱眙县还规定,投入生产的员工必须经卫健部门体检合格方可上岗;只要企业复工复产,帮办单位必须派驻领导带领专业人员驻点指导疫情防控。复工企业所在辖区机关干部要与返厂员工建立微信好友关系,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位于盱眙经济开发区内的太和街道40多名党员志愿者经常给返岗人员发去类似信息:“今天怎么样?体温正常吧?”“有什么跟我说,我们一定落实到位。”据不完全统计,类似太和街道这样的满足全县复工复产的2000名党员志愿者已落实到人头,其中首批20余人已上岗服务。(田敏 高玉飞 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