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如此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放弃休假,选择逆行出征。疫情暴发后,县人民医院为了能第一时间完成患者的救治和转运工作,成立了一支转运队伍,负责转运发热患者及疑似患者,需要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及一名司机,专车专用,24小时待班值守。通知发出后,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护士纷纷递交请战书。
作为医院年轻骨干医生中的一员,冯珊珊连写了两次请战书才“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急救队的一员。今年28岁的冯珊珊家在黑龙江哈尔滨,2018年从大连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到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先后待过心内科、急诊科,现担任神经内科住院医师,一直表现优异。当冯珊珊第一次请战去急救队支援的时候,医院考虑到她是一个女孩子,准备给她换岗,谁知冯珊珊锲而不舍,又一次递交了请战书,“现在疫情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不能退缩。况且,我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前线谁上。”短短的一句话,冯珊珊说得既轻松又坚定。
“收到,马上出发。”凌晨1:30,冯珊珊与队员接到了石湖镇卫生院的电话后,一边抓紧穿戴防护服,一边通知医院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于现在正处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对待每一位发热患者都需要小心谨慎,所以冯珊珊与队员每次都必须认真穿戴复杂的防护服,带好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并仔细检查密封效果。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凌晨1:45,冯珊珊与队员启动车辆前往接收患者,在回程的路上,冯珊珊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态,安抚患者的情绪,将患者成功转运到发热门诊后,冯珊珊与队员立即将转运车开到指定位置进行全面消毒,全部流程下来,已经是凌晨3:30左右。回宿舍之后,冯珊珊吃点饼干、面包,简单洗漱之后,才可以稍作休息,等待下一次转运任务。没有任务的时候,冯珊珊只能在宿舍自我隔离,哪里都不能去。从大年三十至今,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无论白天黑夜,也不知何时会结束。“在我们120急诊最需要医生的时候,冯珊珊的支援真的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她一来就以非常快的速度熟悉急救流程,并且做事认真,任劳任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值得全院所有年轻医生学习。”提到冯珊珊,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主任徐登平竖起了大拇指。
冯珊珊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知道她工作的特殊性,特地提前从老家赶到涟水跟女儿欢度春节。刚得知冯珊珊要申请去转运患者,本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医院上班就需要格外小心,自己的女儿还要接受转运发热患者这项特殊任务,老两口自然十分担心。冯珊珊详细地跟父母讲解了医院对医生的各种防护措施以及给医生安排了一系列专业的培训,并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冲在前面的坚定决心,最终成功地说服了父母。“我现在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跟他们报平安,他们也叮嘱我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既然选择了,那就必须坚定,这个时候,坚决不能退缩。”冯珊珊对记者说。
当有人问她,作为第一个接触到发热患者的人,有没有害怕过?已有7年党龄的冯珊珊笑着说:“我第一次接到出车任务的时候,确实紧张。但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给了我最完善的防护措施,工装在身,犹如铠甲,让我无所畏惧。”
编后 编完这篇稿件,不禁为冯珊珊同志点个大大的赞!两次请缨,终成急救队员。在这条“生命运转线”上,她给予患者是生的希望,却把不可预知的风险留给自己,展示了无畏、坚韧的英雄本色。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冯珊珊一样的不惧危险、义无反顾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无私奉献、英勇奋战,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