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南京2月27日电(朱成林 王梦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国现已进入严守防疫底线和恢复经济运行的新阶段。连日来,江苏省多地多部门联动施策,打出疫情防控信用管理的“组合拳”,以“保物资”“援企业”“稳经济”为切入点,加强信用监管,综合运用联合奖惩、创新信用产品、开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疫情期间的市场秩序,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加强信用监管 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抓好市场应急稳价保供,依法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对于保障居民生活、稳定群众情绪、增强社会抗疫防疫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和国务院强调,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
2月18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加强信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信用部门实施精准有效信用管理,有力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江苏各地信用部门纷纷发布相关细化政策,充分发挥信用监管职能作用,聚焦制售假冒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囤积居民生活物资供应、隐瞒病情传播病毒等关键环节,强化失信惩戒,为做好全省以至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从疫情防控的源头着手,南京市信用办联合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市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坚持防疫攻坚与复工复产相结合、惩治失信与弘扬诚信相结合、支持尽快复工复产与把牢安全生产底线相结合,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的10项失信行为和9项良好行为认定标准,并积极推动将赴湖北支援医务人员纳入“诚实守信好市民”享受相关优待;无锡、盐城等市对哄抬防疫物资价格等违法失信信息,纳入省市一体化信用信息系统,实施信用联动惩戒,对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失信行为的信息归集,通过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苏州市将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和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卫生工作人员列为红名单,并予以提升个人信用“桂花分”专项分,使其在各公共服务领域可以享受更多便利和实惠。
从稳定市场秩序入手,南京、苏州、常州、徐州、盐城、沭阳等地市场监管局还将信用监管嵌入综合执法,对在疫情期间产生价格违法行为和各种制假售假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严厉打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防疫期间涉及市场领域等违法失信行为,特别是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企业,纳入“双随机”抽查重点对象,并通过多平台向社会公示,强化信用监管和惩戒。
常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严防、严控、严打”,切实稳定重要商品价格、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1起,公开曝光了“对某药店哄抬口罩价格重罚50万元”等一批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价格违法行为。
沭阳县通过查办一批不明码标价、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案件,并在“沭阳发布”官方平台通报防疫用品价格质量违法典型案例,有力维护市场秩序。此外,苏州、徐州等地信用门户网站每天实时更新最新防疫动态和工作进展;连云港市、无锡信用门户网站开辟“新冠肺炎专栏”,动态发布国家、省、市相关信息和政策解读,助力营造全市齐心抗疫氛围。
疫情面前城乡无差别,信用监管也要深入基层农村地区。作为太仓市首个全国文明村,璜泾镇雅鹿村将疫情防控与家庭诚信积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信用分”激励约束作用。对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配合志愿者走访的农户给予积分奖励,而不配合的则进行诚信减分。此外,对主动停办喜宴、主动报告是否从疫区返回或与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的村民,都会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
“我们在积分中新增了针对疫情防控的奖励机制,激发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积分进一步发挥奖励先进、示范带动的作用,助推群众防控疫情的行动自觉,全面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雅鹿村党委书记顾爱东说。
“加码”金融支持 帮助企业增信
“因为疫情耽误了春节黄金期,本想大干一番现在却要面对高额的租金。”“我们公司账面的现金流只够维持员工三个月工资。”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复工复产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困难。
2月21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江苏省把帮助企业增信作为助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各地通过创新信用产品、建立“绿色通道”等举措,切实帮助困难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信易贷”精准输血,及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南京市应用公共信用信息和信用大数据,通过“南京金服平台”和南京“税易融”、“南京e贷”等信易贷产品,引导各类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加快投向相关优质诚信小微企业。
无锡市出台20条防疫扶持措施,同时加大“锡信贷”扶持力度,与国开行江苏分行、江苏银行无锡分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宁波银行无锡分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疫情防控应急融资工作机制,首批贷款额度30亿元,为守信企业开通贷款快速审核通道,向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快速融资服务。
苏州市针对中小企业出台“惠企十条”,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先行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企业无需提交申请,通过大数据比对,信用筛查,部门联审,网上公示,将稳岗返还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帮助企业降低成本。2020年1月至2月26日,苏州市已发放稳岗返还金额2.95亿元,涉及企业13.31万户,惠及职工人数约116.37万人。
常州市针对环保监管领域,实施“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实施展期或续贷,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为提升融资效率,常州市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常州企业征信服务公司紧急推出“快贷通”,为企业量身打造的线上贷款渠道服务,纯信用贷款最高可达300万元。实现全程线上办理、快速投放,大幅简化企业用户的贷款办理手续。
盐城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旅游、商贸、物流等小微企业纳入信保基金业务范围,在500万元内的担保以纯信用方式提供支持。
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涉疫信贷审批效率。一般来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长达10多天,在疫情特殊时期难以救急。针对这一情况,江苏省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创新续贷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并探索企业线上融资,快速响应疫情防控企业的信贷需求。
南通市出台12条信用防疫服务措施,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服务,助力金融信贷。企业通过完成在网上申请,符合条件的即可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获得企业查询报告,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宿迁市重点关注疫情防控领域企业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主动服务,制定信贷快速审批流程。
为全力保障疫情物资生产企业的资金供给,宿迁市民丰农商银行开通所有的绿色通道,取消了所有抵押和担保的程序,为企业发放纯信用的贷款。疫情期间,该行累计发放三笔共1500万元的信用贷款,为宿迁市三家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解决了融资急难问题。其中,对于生产防疫手套的江苏尤佳手套有限公司,该行通过绿色通道,在不到24小时内完成了贷款所有流程。
便利信用修复 规避失信风险
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不可避免出现违约等失信行为。为帮助企业规避失信风险,尽快恢复生产、扩大产能,江苏省信用监管部门力推防疫物资企业信用修复“便捷通道”。
南京市出台豁免中小微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失信行为的政策,市建委文件、市场监管、市工信局、市环保局等单位出台专门豁免政策文件,减轻企业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的资金压力、失信风险等,已有近百家企业提出相关申请。同时,推选告知承诺制助力项目加快开工建设速度。
“我们已经审核完资料,将你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了。”扬州市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用最快速度完成信用修复,立即向金融机构申请更多融资,用于扩大生产,制造体温计、口罩等医疗器械供于疫情防控。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针对生产实际和某些企业遇到的困境,扬州市要求启动信用修复绿色通道,设立24小时信用修复服务热线,指导企业了解“信用中国”网站信用修复流程和规则。对在疫情期满足信用修复条件提出修复申请的企业,开通信用贯标线上辅导。
在常州,重点疫情防疫保供服务等企业可通过“信用中国”在线申请一般失信的行政处罚行为信用修复,并实行优先办理、快速办理。在淮安,政府利用“信用淮安”网站、App和公众号等移动终端开展信用修复宣传,在线实时审核,最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提交上报。在连云港,则推进信用修复不见面、高效办。以“一网通办”修复服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疫情期间已成功受理帮助4家企业快速修复信用。
宿迁市通过“信用承诺+容缺受理”强化疫情防控物资企业的优先准入,保驾防疫物资企业快开工早生产,助推隔离服、口罩等紧缺商品尽快进入市场流通。
2月1日,宿迁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监局窗口加班加急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启用“信用承诺+容缺受理”,在企业材料不齐全的情况下,先行办理,疫情过后补齐材料,通过简化手续,用最快速度和最短时间,为企业办理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等手续,确保迈迪康医疗用品江苏有限公司等3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立即可开工生产。截至2月26日,宿迁市监局窗口已通过“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方式为12家企业23个隔离防护产品进行了备案。
从信用监管部门到各地金融机构,一系列“暖心”举措正形成政策合力,在“疫情寒冬”期间,给更多企业提供更有利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