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越来越有用
发布时间: 2017-11-27

  2016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目前,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正在形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成并已得到广泛运用,截至今年6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达354.84亿人次,累计查询量163.67亿人次。有关部门已签署23个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制定100多项联合奖惩措施,联合奖惩备忘录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企业信用意识不断强化,信用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失信问题,跨部门、跨领域如何合作?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同时,申请人权益如何保护?天津在相关领域做出了不少探索。

  百万元工资和社保要回来了

  “任某某的雪佛兰津DHB0××被我们扣押了,来提车吧。”今夏的一天,上午7时许,天津河西法院接到市交管局河西支队通知。

  7:30,执行一庭副庭长梁进先赶到控制车辆,法警队长刘弘一行随后按规定提取车辆回到法院。11:30,得知车主系宁河法院被执行人,河西法院立即告知,迅速办理交接手续。

  5小时不到,一辆由法院查封的失信惩戒被执行人车辆,通过法院系统内部、法院与交管部门联动,圆满完成扣押。这在天津尚属首次。

  解决执行难不能仅靠法院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2015年2月,河西法院受理了申请人常某等53人与被执行人天津某科技公司劳动仲裁纠纷案件,后者应支付员工工资以及补缴员工社保金103.4万元。

  “但是被执行人公司已处于不经营状态,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执行局局长姚津生介绍,在执行陷入僵局时,经承办人反复核实,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某某为美籍华人。

  随后,承办人立即传唤周某某,要求其履行义务,但其表示无法承担案款。怎么办?限制出境——河西法院随即采取了强制措施,并对公司办公点的财务室等张贴封条。

  最后,周某某迫于无法回国的压力,主动表达了偿还工资和补缴社保的想法。时隔22个月,百万元案款缴至河西法院,53个案件全部结案。“原本不抱什么希望,现在终于追回了。”2016年12月,年关将至,申请人终于拿到了自己工资。

  “执行查控体系、失信人名单、限制高消费令等失信惩戒机制充分利用了银行、公安、交通等各方面力量”。姚津生说,就是要千方百计实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银行业数据库收录23.6万户企业信用信息

  在新公司无法再担任重要职务、限制高消费、限制在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一下子,H公司担保人对外业务洽谈、出行等面临诸多不便。

  原来,2014年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对一笔不良贷款项目主体——钢铁行业H公司及其担保人提起诉讼。“但诉讼保全阶段问题随之而来”,授信执行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银行联合天津一中院查封时发现,抵押物已分拆出租给不同商户作为临街商铺使用,且租金都是一次性付清。无论是租金执行,还是抵押物评估拍卖,租户、抵押人一再阻挠,查封停滞不前。

  经过多番查证,银行获悉担保人在其他公司也担任法人。在与天津一中院联动下,借款人、担保人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其“处处受限”。之后该担保人主动与银行联系,以其他信用良好的企业为主体承接了这笔不良授信,并提供了较为优质的担保缓释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征信管理处付敏毅介绍,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至2017年5月末收录全市23.6万户企业和973.92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包括企业银行业信贷、个人公积金缴存等信息。这在不良资产化解过程中,为信用惩戒提供了有效参考。

  尽快建立完善信用记录

  某电子公司未按期解缴税款被降为D级纳税人、天津某防护用品公司依靠良好信用通过优惠活动取得信用贷款……

  在“信用天津”网站,联合惩戒和激励案例不断更新。重大税收违法、行政处罚目录、企业征信查询等,涉及政法、税务、工商、金融多部门,任何人都可即时查询。

  近年来,天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制度、信用组织推动、重点领域信用建设等方面探索了不少创新做法。除了出台行政机关联合惩戒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建立以信用记录为核心的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还推动共享交换平台建设,2015年底初期信息推送功能上线后与国家平台对接,成为全国首批连通省份。

  “但总体看,信用发展环境与社会公众普遍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天津市发改委信用管理处处长曾全义说,像机动车交通违章、社区违建、路边非法占道经营等行为,会尽快建立完善信用记录,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 邮编:223001 联系电话:0517-83605053(信息公开)
网站建设维护:0517-89890702 网站标识码:3208000060 备案序号:苏ICP备2024130977号
关闭